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发病和病理机制不详,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褪黑素为强羟自由基(·OH)清除剂,其清除能力是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4倍、甘露醇的14倍。另外,褪黑素还是有效的亲脂性抗氧化剂,其清除过氧烷自由基的活性是维生素E的2倍,是比维生素E更加有效的抗氧化剂。本研究将探讨褪黑素治疗TD患者的疗效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Val66Met基因多态性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按照DSM-Ⅳ诊断标准,在北京回龙观医院筛选31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一般资料为:男189例,女130例,年龄25~75(59.5±10.4)岁,发病年龄(24.2±6.3)岁,总病程(25.7±9.3)年,平均住院时间(1 6.5±11.0)年。按照Shooler和Kane的TD研究诊断标准,其中TD患者为197例,非TD患者为122例。正常对照组为回龙观社区附近收集的健康志愿者,共140名,其中男90名,女50名,年龄24~65(54.7±12.9)岁。入组患者和正常对照早晨7:00am-8:00am空腹采血提取DNA,并用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AFLP检测BDNF Val66Met基因位点的多态性。结果 TD组,非TD组和健康对照组在年龄、吸烟和住院次数上有显著性差异,而性别没有差异。三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患者组和对照组在BDNF Val66Met基因型与基因频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TD患者和非TD患者在BDNF Val66Met位点的基因型与基因频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从TD患者组中随机选取患者进行褪黑素的随机对照研究,共入组76例,其中男26例,女50例。对患者按照入组顺序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褪黑素治疗组(以下简称褪黑素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褪黑素组治疗第4,8,12周末,AIMS总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治疗第8,12周末AIMS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以减分率大于30%为治疗有效组,而减分率小于30%为治疗无效组,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DNF Val66Met多态性位点和治疗的交互作用对12周后的疗效有显著作用,校正后的OR值为2.9(95%置信区间为2.0-5.4;X2=18.1,p<0.0001)。进一步分析发现,褪黑素治疗12周后,BDNF Val/Val组疗效优于Val/Met和Met/Met组。年龄与教育程度均与疗效没有关系。结论褪黑素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迟发性运动障碍的症状,BDNF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TD的病理机制中。BDNF Val66Met基因位点与褪黑素治疗TD患者12周后的疗效有关联,有一定的疗效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