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P-18参与胃粘膜上皮细胞癌变机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peng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AMP-18是一小分子量蛋白质,独特表达于胃粘膜。据报道,该蛋白在正常胃组织中高表达,在癌组织中低表达或不表达。因此本研究的侧重于研究AMP-18参与胃粘膜上皮细胞癌变的机制。方法:从北京市肿瘤医院获得8对胃癌及其癌旁组织样本。提取蛋白后进行双向电泳,差异点应用MALDITOF/TOF MS进行鉴定。在胃癌配对组中及胃癌细胞系中,AMP-18的表达水平应用免疫印迹法及实时定量PCR的方法进行验证。为了进一步验证AMP-18的表达情况,我们应用了组织芯片进行大规模筛查。通过在细胞中转染和在培养基中孵育外源性AMP-18,验证其是否为一自分泌蛋白其对其定位进行研究。通过MTT、软琼脂克隆形成试验、裸鼠致瘤试验验证AMP-18对胃癌细胞系BGC-823的作用。并通过b-半乳糖苷酶染色试验研究AMP-18抑制细胞增殖的原因。并通过免疫印迹法对AMP-18进行机制研究。结果:通过蛋白质组学方法,我们鉴定出AMP-18主要表达于正常胃组织粘膜,而在肿瘤组织中很难检测到其表达。此结论在应用实时PCR及组织芯片时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AMP-18可能为一分泌蛋白质。我们将构建的EGFP-AMP-18表达质粒转染BGC-823,应用免疫印迹法在细胞及培养基中均检测到AMP-18的表达,表示该蛋白可被细胞分泌。同时,我们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去处信号肽的AMP-18并将其孵育在BGC-823的培养基中,通过免疫印迹法及免疫荧光法,我们发现该蛋白可以作用于该细胞且只定位于细胞膜上,因此我们推测AMP-18为一自分泌蛋白,且很可能和膜受体相互作用。MTT、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及裸鼠致瘤实验均证明无论在体内还是体外AMP-18可以抑制胃癌细胞系BGC-823的增殖。通过b-半乳糖苷酶染色,我们发现AMP-18可以因此细胞衰老现象。因为RB/p16通路可导致细胞衰老,因此我们将外源性AMP-18孵育在BGC-823的培养基中,分别在24及72小时后收集细胞,通过免疫印迹法发现,AMP-18可以促进RB/p16通路中抑癌基因p16、Rb的表达,而对癌基因Cy clinD1及CDK4的表达没有影响。根据文献报道,Ras/ Raf/Mek/ERK通路的长时间激活可刺激Rb/p16通路。通过免疫印迹法,我们发现AMP-18从0.5小时直至48小时可持续促进p-erk的增加,切和p16的增加保持一致。证明,AMP-18很可能通过调节Ras/Raf/Mek/ERK通路激活Rb/p1 6通路,促使细胞衰老现象的发生。结论:XAMP -18为一自分泌蛋白质,可能通过与膜受体相互作用,持续激活Ras/Raf/Mek/ERK通路,调节Rb/p16通路,使细胞发生衰老,最终抑制胃癌细胞系BGC-823的增殖。
其他文献
我们首先不要误解了“何为政治哲学”这个问题本身。它并不预设政治哲学具有绝对的本质,等待着我们发现并且揭示出来。恰恰相反,这个问题的提出意味着共识和差异,它要求提供的是
目的:了解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原因。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分离培养确认致病原。结果:在3份病人肛试子和3份末梢水中检出有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未检出其它致病菌。一日
用于汽车的被动器件不同于一般民用产品,一直要求具有高信赖性,能适应高温、振动、冲击这类严酷的环境。特别是驱动控制系的被动器件发生问题,很可能会引起重大事故,后果严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