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倍他司汀类药物分子结构与药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h822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体前庭外周器官受损,会导致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会逐渐减轻,这一自然恢复的过程称为前庭代偿1。组胺(HIS)是参与前庭代偿的重要递质之一,是G蛋白偶联受体H1的弱激动剂,G蛋白偶联受体H3的强拮抗剂2,3。现阶段常用与组胺具有相同药理特性的盐酸倍他司汀(BHD)和甲磺酸倍他司汀(BMT)缩短前庭代偿时间,促进机体恢复。为探究这两种药物在前庭代偿过程中与受体相互作用的机制,我们在B3LYP/6-311++G(d,p)计算水平上将两种倍他司汀类药物和组胺进行结构优化,同时将组胺、盐酸倍他司汀、甲磺酸倍他司汀优化后的结构分别与H1和H3受体在Discovery Studio中进行分子刚性对接4,5(图1A)。利用ZDock Score以及配体与受体间可能形成的氢键判定对接难易程度和对接后复合物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甲磺酸倍他司汀与H1、H3受体对接的ZDock Score分数最高(分别为7.6和7.7),形成的氢键数最多(8个),氢键距离最短(2.3?);盐酸倍他司汀ZDock Score分别为5.6和5.7,较前者略有逊色;组胺最弱,ZDock Score分别是4.4和4.7。这两种倍他司汀类药物虽然均能促进前庭代偿的进程,但成盐基团不同,与受体相互作用的强弱有较大差别,甲磺酸倍他司汀表现出更好的药效。研究结果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探索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强弱、作用机制及预测药物疗效的有效手段。
其他文献
实施创新教育,着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需要的创新人才成为当今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而高校实施创新教育,必须进行一系列的创新活动,其中
以素鸡为试验对象,研究电子束辐照对素鸡杀菌效果及其营养品质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对素鸡的杀菌效果显著,D10=0.48kGy;8.8kGy以下电子束辐照对素鸡蛋白质
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与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同为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新举措,二者各具特点,但经过多年运行证明,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并不能满足财政支出改革的需要,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融资租赁作为国际上第二大融资手段,仅次于银行信贷,主要应用于设备领域。在中国,融资租赁公司面临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的严峻局面及产品转型的生存压力。PPP模式,即政府与
近年来,健康传播类节目的收视率不断攀升,但该类节目中的主持人却存在缺少专业背景知识、人文关怀匮乏等诸多问题。只有主持人具有良好的人文关怀意识,拥有丰富的医学专业知
一、加强德育实效性的探索缘由曾经从报刊上读过这么一则报道,内容为<大学生要补补道德课>,里面讲到1996年夏开始,经福州晚报牵线搭桥得以圆大学梦的逾千名学子,到了2000年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