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本试验旨在探讨芽孢杆菌培养物对奶牛生产性能、乳成分及瘤胃发酵的影响,为其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依据。试验分为3个部分,试验一选用32头体况、胎次、泌乳日龄相近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组设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奶牛,4个处理组分别为地衣芽孢杆菌培养物组(菌号:1.813)、蜡样芽孢杆菌培养物组(菌号:1.260)、枯草芽孢杆菌培养物组(菌号:1.1086)和对照组。菌种购自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菌种保藏中心,用液体培养——固体发酵两相方法进行制备。每克培养物中含有约1×109个活菌,每头牛每天饲喂50g,与精料混合饲喂,预饲期25d,试验期3d,记录全天产奶量。试验结果显示:地衣芽孢杆菌组显著的提高了产奶量(P<0.05),其他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地衣芽孢杆菌组显著提高了乳蛋白的浓度和产量(P<0.05),其他处理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3个处理组对乳脂率、非脂固形物没有显著影响(P>0.05):试验二选用体况良好、平均体重550kg、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中国荷斯坦奶牛3头作为试验牛,采用3x3拉丁方试验设计,即设地衣芽孢杆菌组、枯草芽孢杆菌组和对照组3组,分3期进行,每期30d,预饲期为27d, 试验期为3d。预饲期开始饲喂添加培养物的饲粮,对照组不添加。在3d试验期进行瘤胃采样并分析。试验结果显示,地衣芽孢杆菌组显著提高了奶牛瘤胃的细菌总数(P<0.05)、显著降低了氨态氮的浓度 (P<0.05)、提高了总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P>0.05)、提高了乙酸和丙酸的比例(P>0.05)。试验三采用短期人工瘤胃发酵技术研究了3种培养物对奶牛瘤胃发酵甲烷产量的影响,试验设地衣芽孢杆菌培养物、枯草芽胞杆菌培养物、蜡样芽孢杆菌培养物和对照组4个处理,每个处理设10个重复,每个重复一支人工瘤胃发酵用注射器。试验三结果显示,地衣芽孢杆菌培养物降低了甲烷的产量(P<0.05)。上述试验结果说明,地衣芽孢杆菌培养物和枯草芽孢杆菌培养物对奶牛瘤胃pH值的影响不大,能够使其维持在正常的水平上;地衣芽孢杆菌培养物能够为奶牛提供比较好的瘤胃微生物生长因子,提高奶牛瘤胃的细菌总数;地衣芽孢杆菌培养物能降低氨态氮的浓度,提高瘤胃微生物对氨的利用:地衣芽孢杆菌培养物有提高总挥发性脂肪酸产量和乙酸丙酸比例的趋势;地衣芽孢杆菌培养物和热带假丝酵母培养物能够作用于瘤胃氢转移,降低瘤胃发酵的甲烷产量,降低能量损失以及由于反刍动物瘤胃发酵产生甲烷所引起的温室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