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SD大鼠连续静脉注射不同剂量HYH2006,考察受试物可能引起毒性反应的性质、程度、量效和时效关系及可逆性,为临床试验中的试验设计、毒性反应的监测及解救措施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用SPF级SD大鼠64只,雌雄各半,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Vehicle组、HYH2006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6只。按5mL/kg体积尾静脉注射给药,每日1次,连续给药14天,停药恢复期为7天。给药末
【出 处】
:
中国毒理学会第十次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SD大鼠连续静脉注射不同剂量HYH2006,考察受试物可能引起毒性反应的性质、程度、量效和时效关系及可逆性,为临床试验中的试验设计、毒性反应的监测及解救措施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用SPF级SD大鼠64只,雌雄各半,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Vehicle组、HYH2006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6只。按5mL/kg体积尾静脉注射给药,每日1次,连续给药14天,停药恢复期为7天。给药末期按计划解剖32只大鼠,恢复期末按计划解剖32只大鼠,雌雄各半。检查项目包括:一般临床观察、体重、摄食量测定;血液学、血液生化、电解质、凝血、脏器系数测定;大体观察,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1)给药期间,由于药物原因,HYH2006中剂量组出现1只动物死亡(1雄),HYH2006高剂量组出现3只动物死亡(1雌2雄),恢复期未出现动物死亡,所有动物均按计划实行安乐死。(2)体重、摄食:试验期间HYH2006各剂量组与同期Vehicle组比较,雌雄动物整体、雌性动物、雄性动物均无统计学差异。(3)血液检查:血液学检测中HCT%、Lym%、RBC等与同期Vehicle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但无剂量-效应关系,故认为该变化无毒理学意义;血液生化检测中ALP、TP、ALT、TBIL等指标与同期Vehicle组比较有统计差异,但无明显量效关系,无明显毒理学意义,BUN、Cr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且具有量效关系,静脉注射HYH2006可能会对动物的肾脏产生影响;凝血检测中PT与同期Vehicle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但无明显的量效关系,故认为该变化无毒理学意义;电解质检测显示Na+含量与同期Vehicle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但无明显的量效关系,故认为该差异无毒理学意义;雌雄整体动物肾脏脏器系数有统计学差异,但无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未发现有毒理学意义的病理改变,故认为该差异无毒理学意义。(4)给药期死亡动物大体解剖观察未见明显异常,给药末期及恢复期末解剖的Vehicle组及各给药组动物送检的脏器表面及切面的颜色、大小、质地均未见明显改变;显微镜下组织形态学观察发现各组别动物部分脏器可见组织病理学改变,但HYH2006各剂量组与Vehicle组比较,病变类型及病变动物数量、病变程度未见明显差异,判定为大鼠背景性病理改变,与受试物无关,故认为该变化无明显毒理学意义。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SD大鼠静脉注射HYH200614天,停药恢复7天,Vehicle组和HYH2006低剂量组未出现动物死亡,HYH2006中剂量组出现1只动物死亡(1雄),HYH2006高剂量组出现3只动物死亡(1雌2雄),所有存活动物体重、摄食量、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凝血指标、血液电解质、脏器系数、组织病理学均未见明显异常,但BUN、Cr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且具有量效关系。静脉注射化合物HYH2006可能会对大鼠肾脏产生影响。
其他文献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思政课大单元教学设计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回归思政学科育人本质,提高中职学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中职思政学科核心素养真正落地的关键路径。基于此,针对中职思政课教学设计的弊端,围绕大单元主题名称、大单元教学目标、大单元教学评价、大单元学习活动四个维度开展对策探讨,以实现中职思政课的变革突破。
本文主要研究了高分子废显影液中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的回收工艺,在不同温度、压力、浓度条件下,研究了废显影液经过纳滤后的COD含量以及TMAH回收率,结果表明:COD含量主要受温度影响较大,TMAH回收率主要受初始浓度影响较大。根据废液的实际条件,综合考虑提出纳滤法回收TMAH较优的条件为室温,1.5 MPa;在此条件下,处理后的废显影液COD含量可以控制在40 ppm以下,TMAH回收率能够
学科知识之间不是相互隔离彼此封闭的,而是相互作用彼此关联的。《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优化数学课程内容,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数学课堂综合化实施。”通过从学科融合,引发兴趣之源;学科融合,提升课堂效率;学科融合,优化课堂结构;学科融合,挖掘教材资源这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数学课堂教学要关注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有效融合,以期训练学生数学逻辑思维,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信息技术已经完成了全方位渗透,无论是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还是在教育教学领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在现代教学思潮的影响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可以给课堂带来新鲜感和活力,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营造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进行认知构建、突破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提升级多维训练等,这样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了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目前正处于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关键阶段,而龙头企业在这其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以河北省为例,通过数据搜集,针对近5年来河北省的农业龙头企业,分析其现状、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本文基于"大概念"视角,对高职数学课程零点定理这一节进行了教学设计,用概念教学理论和实际例子结合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在线练习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复习与巩固,提出与零点定理相关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思考,并阐述了现阶段高职数学教学面临的挑战。
目的 统计分析54例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该院患者用药安全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不良反应监测管理系统收集并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七医院上报的54例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类型及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不良反应品种及表现、给药剂量、不良反应实际累及器官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分布及症状、药品联用情况等。结果 54例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中,报告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杂性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70例列为研究对象,随机开展规范分组操作,组别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所纳入的35例患者单一开展西医治疗;观察组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白细胞指标水平、肾功能水平、症状表现反复情况、细菌清除率和检验指标恢复正常时间。结果:观察组的西医疗效及中医疗效均相对高于对照组(
预见期内的降水量直接影响着洪水预报的精度,预见期愈长,预见期内的降雨对预报值影响愈大,与此同时降雨等输入信息的不确定性严重影响确定性水文预报的预报精度。本文以湖北省漳河水库流域为例,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的预报降水及其集合降水预报产品,输入新安江模型,对流域汛期典型洪水过程进行预报试验。结果表明考虑预见期内的降雨相对于未考虑预见期降雨对洪水预报结果提高具有明显的优势,降水集合预报产品运用到水文预报中能
侨乡空间是中西文明融合实践的产物,也是不同时期和不同侨居国背景下的华侨文化记忆的物质载体。但伴随着城乡二元发展、人口向海内外迁移,侨乡社会结构和生产发生转变,过去以血缘、地缘关系为主的共同体被打破。同时,中西文化冲突以及代际传递导致了华侨群体文化认同和身份价值的迷失。如何从空间理论来阐释和解决侨乡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将从侨乡文化景观、文化现状和文化记忆重塑三个方面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