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氨酸对肉鸡肠道形态、黏膜免疫及黏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ansh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苏氨酸水平对0~6周龄肉鸡肠道形态、黏膜免疫及黏蛋白2(MUC2)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探究苏氨酸对肉鸡肠道发育、肠道屏障以及肠道健康的作用及影响机理,为苏氨酸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选用健康的1日龄AA肉鸡432只,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试验参照美国NRC(1994)配制生长前期(0~21天)与生长后期(22~42天)两阶段饲粮,试验4个处理组饲粮苏氨酸水平分别为NRC(1994)标准推荐量的85%、100%、125%和150%。结果表明:21日龄时,85%组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villus height,VH)值显著低于100%和150%组(P<0.05),85%组空肠VH值显著低于150%组;85%组十二指肠隐窝深度(crypt depth,CD)值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150%组与其他处理组相比能显著提高空肠的绒毛高度比隐窝深度(villus height/crypt depth,VH/CD)值(P<0.05)。42日龄时,125%组十二指肠VH值显著高于85%和150%组(P<0.05);85%、125%和150%组与100%组相比显著降低十二指肠和空肠的CD值(P<0.05);125%组十二指肠的VH/CD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饲粮苏氨酸水平能显著影响小肠黏膜免疫蛋白(SIgA)的含量。21和42日龄,125%组与85%和100%组相比显著提高了小肠黏膜中的SIgA含量(P<0.05),150%组小肠黏膜中的SIgA含量较125%组有下降趋势。随着饲粮苏氨酸水平增高到NRC(1994)推荐量的125%时,小肠MUC2 mRNA的表达量显著增高(P<0.05),但继续增加到150%时,MUC2 mRNA表达量较125%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饲粮苏氨酸水平NRC(1994)推荐量的125%时能显著改善肉鸡肠道形态,提高肉鸡黏膜免疫蛋白SIgA水平和MUC2基因的表达。
其他文献
通过对湖南省湘潭县3个乡镇8个水稻品种的4种施肥方式下生产的稻米硒、镉含量检测及统计分析,初步明确影响稻米硒、镉含量的主要因子是土壤母质,其次是施肥方式。提高稻米含
作为我国西北地区的一种重要的固沙植物,白刺及其果实的功能性研究近年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全面总结了白刺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种类与含量,并在此基础上对白刺属植物
重金属具有环境持久性、生态危害性,河流入海过程中所携带的重金属在河口区域发生复杂的形态转化和迁移过程,从而影响到海水中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和生物可利用性,而黄河上游大
膨润土在自然界储量丰富,其主要成分为蒙脱石。由于蒙脱石自身独特的层状铝硅酸盐结构而具有巨大的吸附潜能。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改性,使膨润土中蒙脱石的比表面积得到极大的
随着运营道路的逐年增加,路面弯沉指标检测的快速性和安全性无法保证。面对这些难题,国内出现了全自动快速激光动态弯沉检测车。激光式高速路面弯沉测定仪是测试系统在高速行
<正>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为载体,结合新信息设置综合实验题,是近几年高考常见的命题方式。本文以铁、铝及其化合物性质创新实验题为例,分析高
人类的交际和各社会集团的交往,使语言相互接触和借用,从而得到发展,形成了“借词”这一重要的语言现象。粤语,由于它独特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不仅能从它所接触的外语中输入大量的
当前我国面临着实现粮食自给和减少环境污染负荷的双重压力,华北平原作为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之一,既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化肥施用量大而环境高风险区。因此,
<正>在学习有关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知识后,学生经常要面对这样一类习题:即如何求算晶体中共价键的数目?在熟悉了用"均摊法"求算金刚石、二氧化硅晶体中共价键数目后,再来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