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泰勒虫病是由马泰勒虫(Theileria equi)寄生于马、骡、驴等马属动物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红细胞内而引起的一类原虫病,对全球马产业的危害严重。本试验期望借助建立马泰勒虫小鼠模型,实现马泰勒虫在小鼠体内扩繁,为马泰勒虫病后续研究提供稳定性好的动物模型;另一方面,期望建立两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DNA诊断方法,实现马泰勒虫病的早期诊断方法,以便为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服务。在本实验中,首先将昆明白小鼠去脾,每24h接种一次马泰勒虫,同时取血液进行涂片。若马泰勒虫可以再小鼠体内增殖扩繁成功,再以制备的标准阳性重组质粒为模板,建立PCR、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将这两种方法用于416份样品的检测。试验结果显示,接种后第48小时可在小鼠血液里观察到虫体,第7-9d小鼠的平均染虫率可达15%以上,表明马泰勒虫在去脾后的昆明白小鼠血液内能够增殖、扩繁。在对去脾小鼠和健康小鼠进行分别攻虫试验发现,去脾小鼠红细胞内马泰勒虫染虫率上升快速,且染虫率高;而健康小鼠红细胞染虫率上升相对平缓,且染虫率较低;PCR检测出84份阳性病例,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检测出90份阳性病例。本次实验采取对小鼠去脾致弱的方式,对去脾后小鼠进行攻虫试验,最终成功建立了马泰勒虫入侵小鼠模型,本次建立的2种PCR诊断方法,具有明显的早期诊断效果,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是较理想的马泰勒虫病早期防控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