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支护结构特性与协同作用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zhi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50年代新奥法开挖隧道理论被提出,之后在国内外隧道挖开工程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随着地质情况越来越复杂,人们对隧道截面尺寸要求越来越大,由衬砌支护结构,锚杆支护结构和钢架支护结构等组成的隧道支护体系仍然需要保证隧道的安全施工。能否有效控制隧道围岩的变形,这些支护方式各自的作用特点能否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于制定经济有效的支护方案以及隧道的结构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结合轸大路五卒山隧道工程实际,对衬砌支护结构,锚杆支护结构和钢架支护结构的支护特点、协同支护机理,以及对实际隧道开挖工程中围岩变形的支护效果等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有以下四点:(1)回顾隧道工程兴起发展过程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归纳现有的支护理论。(2)研究衬砌支护结构、锚杆支护结构、钢架支护结构的支护机理,分析隧道开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每种支护形式的受载情况;每种支护形式的支护特点。理论推导支护效果与支护结构尺寸的作用关系,进一步研究多种支护结构的协同作用,总结得出三种支护各自的力学传递机理及适用的围岩条件,并结合简单断面(马蹄形)形状进行数值模拟加以印证。(3)用FLAC3D软件,建立轸大路五卒山隧道数值模型,采用新奥法(CRD法)模拟隧道开挖过程并施加衬砌、锚杆、钢架三种支护结构,从围岩应力场,围岩位移场等方面进行分析,重点研究了拱顶上方竖向位移,底板中点隆起位移,拱腰水平方向的位移随开挖的变化特点及主应力变化情况,得出衬砌、锚杆、钢架三种支护结构的优势与不足。(4)总结衬砌、锚杆、钢架三种支护结构的支护特点、使用条件进而阐释多种支护共同作用的协同机理,对隧道开挖支护工程提供一定指导借鉴,便于在实际工程中按照地质条件制定最佳的支护方案。
其他文献
2016年4月13日开庭审理的湖南同性婚姻维权案作为"中国同性婚姻维权第一案"备受瞩目,此案亦被列入2016年宪法十大事件候选名单之中。同性婚姻的合法化问题不仅关系到同性恋者
为探讨汉字位置加工是否存在词边界效应,本研究采用掩蔽启动词汇决定任务和眼动追踪技术,通过2个实验考察了跨词边界和词内汉字转置对词汇识别的影响。实验均以四字词和两个
为考察视觉空间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WM)维持和操作的组间差异及其神经机制,本研究记录了高、低WM组完成延迟再认(维持)任务和心理旋转(操作)任务时的行为和事件相关电位
从筹资的角度分析制约我国地方政府向流动人口均等化供给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原因,总结国外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筹资的经验,提出筹资机制改革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现
英文阅读研究发现词长对眼跳目标选择有重要影响,阅读等词长的句子时,长词的偏好眼跳长度比短词更长。但是中文文本没有词间空格,读者难以从副中央凹获取词长信息,所以基于英
采用语境效应范式,以汉语听者为被试,在三个实验中考察了塞辅音声学信息和语音信息激活的时间进程。实验1语境刺激是/ta/、/ka/音节和/ta/、/ka/塞音段的声学模拟音,目标刺激
为考察网络社交媒体使用对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及其内在心理机制—自我同一性状态的中介作用,采用问卷法对2634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网络社交媒体使用无法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