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护齿器咬合力平衡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dd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动护齿器(sport mouthguards)是覆盖在上颌牙列上的弹性装置,能缓冲、吸收及分散撞击力,有效地避免和降低颌面部运动性损伤的发生[1、3]。运动护齿器的咬合问题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咬合不平衡的运动护齿器受到的剪切力是咬合平衡的运动护齿器的两倍,存在导致下颌骨骨折的潜在危险[4],还可能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的发生[5]。McClelland C[6]认为平衡的咬合不仅能提高运动护齿器的舒适性,还能增强运动护齿器的防护作用。当上前牙受到撞击时,运动护齿器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对上前牙起到保护作用:一、覆盖在上前牙唇侧的运动护齿器材料吸收和分散撞击力;二、覆盖在上前牙舌侧的运动护齿器材料辅助吸收和分散撞击力;三、通过上颌牙列,下颌牙列及牙槽骨的支持作用分散撞击力。第三类传导是通过下颌牙咬入护齿器实现的,这需要运动护齿器具有完全平衡的咬合[7]。Takeda T[5]通过单摆撞击试验发现,当下颌受到突然的间接的撞击力,使用未调牙合的运动护齿器,撞击力完全集中在运动护齿器的局部和下颌牙列;相反,使用充分调牙合的运动护齿器撞击力会分散到上颌,从而降低撞击的严重程度。以往的研究均是通过物理撞击试验探讨运动护齿器咬合与防护作用的关系,鲜有临床研究。没有研究涉及运动护齿器的调牙合方法。本研究通过临床试验对运动护齿器的咬合进一步探讨。研究目的通过比较常规调牙合、T-scan指导下调牙合两种调牙合方法下,运动护齿器咬合接触情况的差异,探讨运动护齿器建立平衡咬合的方法 ,以及咬合平衡对运动护齿器防护作用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常规调牙合,即咬合纸调牙合法、T-scan指导下调牙合两种方法 ,先后对9名受试者的运动护齿器的牙合面进行调磨,通过对咬合接触情况变化的比较,分析T-scan指导下调牙合的优越性及平衡咬合对运动护齿器防护作用的影响。结果分析发现咬合力不对称指数没戴运动护齿器组(A)、常规调牙合组(B)、T-scan调牙合组(C),三者间有显著性差异,C<B<A。此结果提示,T-scan是运动护齿器的调牙合的有效方法。平衡的咬合能提高运动护齿器防护作用和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其他文献
各区域不同的资源条件形成了不同畜种的分布和区域优势畜产品.通过新疆对畜牧业比较优势指标以及牲畜比较优势测算模型的构建,计算各地区的牲畜生产区域比较优势,分析各地区
<正>"我们应该使每一个学生在毕业时,带走的不仅仅是一些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是要带走渴求知识的火花,并使它终生不熄地燃烧下去。"苏霍姆林斯基如是说。华禄老师就是这样一
为了探讨青贮专用玉米品种新青1号的产量潜力和适应范围,采用DPS系统,按S.A.Ebechart和W.A.Russel提出的品种稳定性参数法,评估新青1号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为品种推广及合理布局
作为一种开放、智能、灵活的数字化学习工具,开源硬件是培养中小学生设计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为了探索设计思维培养与开源硬件教学实践双向耦合的新路径,文章首先解析了设计
行为治疗法是心理咨询与治疗实践中,基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和理论发展起来的一种可操作性疗法,被称之为心理治疗的第三个里程碑.本文一是论述了行为疗法的基本观点和
<正>1 基因治疗的定义 1993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给出了“基因治疗”的定义即:“基于修饰活细胞遗传物质而进行的医学干预。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颁布
会议
口语交际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教学活动。因为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此阶段需要重点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我们可以在日常的语文学科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