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的超声影像学特点及其对于指导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的临床意义。方法观察20例股骨干骨折移位时的超声表现,总结其影像学特点;在超声监视下予以闭合复位,并观察骨折复位后的超声影像学特点;闭合复位后,按照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的步骤手术。患者固定在手术牵引床后,消毒铺巾;股骨近端开口;复位骨折,将骨折远近断端靠在一起;将髓内钉的导针从股骨近端的开口插入,导针通过骨折端;沿导针插入髓内钉;拔出导针;股骨远端和近端分别上交锁钉;X线透视检查满意后完成手术。结果股骨干骨折后,患者通过超声扫查,均能判断短缩程度及骨折端的移位方向。在股骨干长轴平面可以见到形成落差的两条不连续的强回声带(台阶征);在股骨干横断面可以见到两条短弧形强回声带(双短弧征)。在超声监视下完成闭合复位后,可见台阶征和双短弧征消失,股骨断端的前方和后方都表现为两条连续性呈直线样的带状回声,并目.前后方的直线平行(连续平行征)。出现连续平行征后,能顺利插入髓内钉的导针,完成股骨干骨折的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术。本组病例均无需骨折端的切开,复位过程无须X线透视帮助,整个手术过程X线辐射量明显减少。结论股骨干骨折骨折端移位后,超声可以发现有台阶征、双短弧征等影像特点,骨折复位后表现为连续平行征。利用超声观察骨折复位前后不同的影像学特征,指导股骨干骨折的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术,能减少手术过程中的X线辐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