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MCR介导的多粘菌素耐药菌的流行和传播给公共安全和畜禽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迫切需要新型的抗菌策略去应对日益严重的多粘菌素耐药性。前期高通量筛选发现由哺乳动物松果体产生的胺类激素-褪黑素对多粘菌素具有潜在的增效作用,本研究中深入探究了其对多粘菌素的增效活性和协同杀菌机制,以期为MCR阳性耐药菌的控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方法与结果]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探究褪黑素与六种不同杀菌机制抗生素对mcr-1阳性大肠杆菌协同杀菌活性,发现和多粘菌素具有显著的协同活性。且对携带mcr耐药基因变体的其他革兰氏阴性菌株也具有很强的协同作用。时间杀菌曲线结果表明两者联合使用时能显著降低对数期和稳定期mcr-1阳性大肠杆菌的数目。此外,红细胞溶血性和CHO细胞毒性分析表明褪黑素的加入对多粘菌素的体外毒性并无显著影响。机制研究表明褪黑素可以导致细胞膜电位的丧失,并增强多粘菌素对细菌的氧化损伤和破坏细菌的氧化应激防御系统,从而逆转多粘菌素耐药性。在大蜡螟耐药细菌感染模型中,褪黑素显著地增强了多粘菌素的体内有效性并提高了大蜡螟的存活率。[结论]褪黑素可有效增强多粘菌素对MCR阳性耐药菌的体内外杀菌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