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肩胛骨松动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和颈椎运动功能的影响,并与常规推拿手法治疗效果相比较。方法: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3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康复组42例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基础上,加用肩胛骨松动手法及肩胛部痛点松解手法,采用疼痛程度计分(VAS法)、田中靖久颈部神经根症治疗成绩判定基准评分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评定,来评定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和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但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讨论:目前临床上神经根型颈椎病仍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其中推拿手法及关节松动术临床治疗应用较多。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变性后,椎体间松动,椎体缘骨赘形成或间盘破裂突出等压迫或刺激神经根而引起症状。肩胛部的肌肉是维系颈椎生物力学稳定的因素之一,在颈椎病的发生过程中有一定作用。颈椎病早期颈椎外源性稳定失调,颈肩部肌肉处于紧张性收缩,久之颈肩部肌肉痉挛,形成无菌性炎症。肩胛部肌肉的疼痛信号传导至背根神经节加剧了其异常电活动,促进了致痛炎性物质在该神经节支配区释放,加剧了上臂疼痛以及椎管内外软组织神经源性炎症,如此形成疼痛与肌肉之间的恶性循环。由此加剧了肌肉的痉挛、挛缩,持续的肌肉痉挛及肌肉挛缩又可进一步导致软组织缺血、缺氧、释放致痛炎性物质,使疼痛加剧。此时加用肩胛骨松动手法及肩胛部痛点松解手法,解除了肩胛部的肌肉痉挛状态,有效地阻断了因软组织无菌性炎症引起的疼痛与因疼痛引起的肌痉挛的恶性循环,从而减轻了神经根受到的刺激,使相应的背根节内神经元的兴奋性减低,痛阈增高。这样,颈椎病由于肩胛部肌肉痉挛导致相应背根节内神经元兴奋性增加引起同侧上肢痛症状得到显著缓解,同时更好地恢复颈椎生物力学系统的内外平衡。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肩胛背部处常可找到明显的局部压痛点,针对此点加用肩胛骨松动手法及肩胛部痛点松解手法后,绝大部分患者症状可明显缓解。结论:肩胛骨松动手法及肩胛部痛点松解手法配合常规推拿治疗较单纯常规推拿治疗更能有效地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