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人都有名字,名字是个体与他人进行区分的符号,是人们最先得到的关于他人的信息。从名字可以联想个体的社会身份和生理心理特征。现有研究多从名字寓意角度考察名字的影响,认为高吸引力的名字常因为其字面含义好或新颖,从而影响了他人的判断。但双加工理论认为,人们的判断会同时受到基于直觉的启发式系统和基于理性的分析系统的影响。人类的判断不仅依赖于被判断对象的内容,对判断对象进行加工过程的元认知体验也会影响人们的判断。因此,从加工流畅性角度看,名字本身就有一个最直观的分类:容易识认和难以识认。名字易识认性可能会对被信任者的可信性产生影响。本研究共有四个被试内实验。前两个实验以编制的名字为实验材料,分别通过让被试判断被信任者的安全性和信任博弈两个范式证明名字易识认性强的个体的可信度更高。后两个实验则选取真实名字为启动材料再次证明该结论。采用编制姓名为实验材料的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名字易识认性弱的被信任者,被试认为名字易识认性强的被信任者更为安全可靠,差异显著;相比名字易识认性弱的被信任者,被试给予名字易识性强的被信任者更高的投资额,差异显著。采用真实姓名为实验材料的冒险性评价任务和信任博弈任务实验也得到了同样的研究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