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污染过程与大气边界层的相互关系研究,对于揭示空气污染机理、改进空气污染预报模式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和美国大使馆的PM2.5逐小时监测数据、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再分析资料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325米铁塔的15层风、温、湿梯度观测资料和7层超声资料,对2015年11月8-15日发生在北京地区的持续PM2.5重污染天气进行近地面大气边界层特征分析。这次事件是发生在秋冬季节的典型的持续性PM2.5重污染事件。首先对大气物理研究所325米铁塔平均场的风、温、湿资料和湍流场资料以及PM2.5浓度数据进行了初步的质量控制。对欧洲中心的再分析资料的分析表明重污染期间的大气边界层高度更低。而对气象塔资料分析的结果表明在PM2.5重污染天气期间,近地面大气边界层相对湿度较大、风速较小、风速垂直切变较小、湍流强度较小,而且在PM2.5快速爆发增长之前,塔层的整层高湿和小风条件就已出现,并且观测到逆温层的存在,这些因子为PM2.5的爆发增长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