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服务设施区位论是现代经济区位论的分支之一,随着我国城市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政府对于民生保障工程的重视,公共服务设施区位论对于衡量社会公共服务质量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应用研究也愈加重要。应急避难场所是一项较为特殊的公共服务设施,它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一项灾民安置措施,是现代化大城市用于民众躲避火灾、爆炸、洪水、地震、疫情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安全避难场所,应急避难场所区位选址与管理等问题也时常是政府和城市居民关注城市公共安全的焦点。本文立足于公共服务设施区位论,从应急避难场所的实体空间和居民应急避难的行为空间双重视角,选取北京中心城区作为案例区,重点选择若干个应急避难场所作为居民应急避难行为调查的典型区域,基于近800份问卷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研究了北京市中心城区应急避难场所的空间分布状况,对其空间分布现状、利用率、利用效果进行分析,同时调查防灾意识及对避难场所的认知及满意程度,分析居民对于疏散避难的决策行为和对周边各避难场所的选择行为等。结论显示,作为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北京市应急避难场所的空间结构并不完善,无法满足当前人口数量下的需求。同时,居民的防灾意识以及对应急避难场所的认知程度都比较欠缺。所以,北京市中心城区在未来不仅要增加应急避难场所的数量和规模,还应调整其空间配置,加强对居民防灾知识的普及,提高防灾意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