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熟种植是我国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精华,其中间作套种是多熟种植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农业能以占世界10%的耕地养活世界上22%的人口,间套复种为主体的多熟种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云南省以大豆为主的多熟种植不仅类型多样,而且模式多样。占全省大豆播种面积70%的夏大豆,与玉米间作套种是最主要的种植方式之一。根据上世纪90年代云南省主要作物草害损失统计,杂草造成玉米减产9.4%,大豆减产11.8%。近年来云南外来入侵农田杂草的种类、数量、危害范围和严重性日趋加剧,居全国之首,不仅严重破坏了农作物的生态系统,而且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由于封闭处理的除草剂在施用过程中受气候条件和药剂时效等诸多因子的影响而受到限制,因此本研究的重点是在以往研究基础上,筛选出适宜玉米与大豆间作的茎叶类型除草剂,以便更好的为云南省玉米与大豆间套种的生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用10.8%精喹禾灵;480克/升灭草松;绿邦兄弟;40克/升烟嘧磺隆;5%咪唑乙烟酸5种除草剂,外加空白对照,共6个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28.8m2。在杂草3-5叶期进行茎叶喷施。在施药后15d和30d,调查各处理对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和莎草科的防除效果和对作物的安全性,收获后考察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0克/升烟嘧磺隆和5%咪唑乙烟酸对总草防效均在90%以上,而且对玉米和大豆两种作物安全。40克/升烟嘧磺隆使大豆增产27.8%,玉米增产16.4%。5%眯唑乙烟酸使大豆增产42.0%,玉米增产16.4%。而10.8%精喹禾灵和绿邦兄弟两种除草剂虽然对总草防效均在90%以上,但对玉米产生严重的药害,致使玉米减产69.7%以上。480克/升灭草松对作物安全,但对杂草的防效较差。因此,通过试验,可初步筛选出40克/升烟嘧磺隆和5%咪唑乙烟酸两种除草剂适宜于玉米与大豆间作时的茎叶处理除草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