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库是思想的源泉,智库大部分都是由专家学者所组成,为决策者提供各方面决策建议,实现决策最优化的机构。在当前大国崛起背景之下,智库所扮演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智库可以影响到政府决策的进程,智库也已经成为了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中国特色智库的发展需要各方面的支持,也为中国体育智库建设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快速发展和体育强国建设,加强体育智库建设势在必行,高校体育智库建设不仅可以为高校决策提供良好引导,同时对于高校发展也有重大意义,是推动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实现体育强国梦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的方法对我国高校体育智库建设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高校体育智库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体育智库建设的重要组成,也是实现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可以更好的适应新时代我国体育事业向前发展,我们需要不断提高对于体育智库的重视程度,同时提高体育智库的研究定位,加强体育智库的影响力,建立更为开放的体育智库用人机制,这样才能进一步促使我国高校体育智库向前发展,真正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和体育强国梦作出贡献。在进行高校智库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加强体育智库的建设,通过体育智库建设来更好的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向前发展。文章以此为分析对象,首先对智库的概念和高校智库建设的意义进行了介绍,认为智库主要是研究某项事物或政策的学术团体或咨询机构,并以此来树立自身在该领域的标杆作用,同时为国家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高校智库建设有助于加快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和学校学科建设,有助于学校治理的体系化和现代化。接着分析了我国高校体育智库建设的现状,认为专业体育院校在体育智库建设方面的优势明显,为高校体育智库建设提供了先决条件,在进行高校体育智库建设中,不同层级的体育院校需要与国家的政策方针相融合,实施不同的教育政策,使体育智库朝个性化方向发展,避免出现同质化发展的局面,还可以将体育院校新型体育智库建设与协同发展相融合,做到资源互补,从而形成协同创新的高端体育智库。我国高校体育智库建设存在对自身重要性的认知不到位,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也不够,没有真正认识到体育智库的重要作用,对体育智库科研人员组成,运行机制等方面的认识也不一致,这阻碍了高校进一步推动体育智库向前发展;评价方式单一,大部分智库的评价方式都采用科研评价方式,通常是以发表论文数量来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非常单一,评价手段也不科学;研究成果较多,被咨询采纳少,原因是我国很多体育高校研究出了许多体育教学理论,但是这些研究都是理论性的研究,没有关注当前社会的热点,也没有与实践进行融合;高校智库缺乏有效的发布平台,当前高校体育智库的自我推销能力不强,这就使得很多成果被埋没,即使是在学校内部的官方网站上也很难看到有关本校体育智库的介绍,因此影响力不强,不足以对公共政策或者是决策咨询产生重大影响;人员的流动性不强,缺乏有效的人才支撑,当前的高校智库都是由以往的研究所发展而来,行政管理依旧采用的是高校行政制度,配置有大量的行政人员,这就使得人员结构非常单一。面对当前不断变化的体育形式,高校智库工作人员难以提升自身研究成果的实用性,而且当前高校体育智库工作人员在年龄级别方面都存在着比例失衡的现象,青年研究员数量急剧下降。问题产生的原因是高校体育智库的地位非常低,政府部门不重视高校体育智库所提供的建议,使高校体育智库所提供的决策建议得不到政府的支撑,很多意见被束之高阁,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大对于高校体育智库的重视程度,高校体育智库研究成果的针对性较低,学术造诣高但实用性并不强,基础理论研究深入但实践性较差,所研究的课题仅仅停留在书本之上,忽视了智库服务于社会的特点,很难保证成果的实用性。体育智库成果的宣传推广机制有待进一步改进,应积极与当前新媒体进行融合,用最短的时间阐述自身所研究的核心内容,人才引进机制也有待进一步的完善。结果认为推进我国高校体育智库建设政府和高校都需要解放思想,在战略上认识到高校体育智库建设的重要作用,加强高校体育智库的研究定位,多关注社会中存在的热点区域问题,不断提高研究的实用性,为党和政府提供更多实用性的建议,高校体育智库需要重视自身影响力的构建,加强与社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针对不同群众可以采用不同输出影响方法,可以和政府官员进行双向挂职锻炼,使自身的意见让群众知晓,不断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建立更为开放的用人机制,取消原有终身制事业编制,加强人员流动,使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这样才能更好的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智库队伍。与此同时,高校智库还需要不断加强人员改革,避免单一学科人员分在一组,致使高校体育智库的研究成果不合理情形出现等方面的对策,以便可以进一步推动我国高校体育智库的发展,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和体育强国梦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