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视线索对听觉信息加工的影响:面孔表情和被试性别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llowfl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觉注视线索效应(Auditory Gaze orienting effect, Auditory-GOE)指听觉目标刺激出现在他人注视朝向位置时,个体对其的加工反应快于出现在非注视朝向位置。以往对视觉刺激为目标刺激的研究普遍发现对面孔情绪的识别和加工存在着被试性别以及面孔性别差异,我们近期的一项对听觉刺激的研究发现面孔表情会影响听觉注视线索效应。然而被试性别、面孔性别和面孔情绪是否会联合调节注视线索对听觉目标刺激加工的影响,目前尚无研究探讨。本研究试图分析两种模特性别、两种被试性别,以及四种面孔情绪(高兴、愤怒、恐惧和中性)条件下注视线索对听觉目标刺激方位加工的影响。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深入揭示注视线索诱发的注意转移对听觉刺激加工的影响机制。本研究通过系列呈现静态图片的方式实现注视方向和面孔表情的动态变化,让被试判断随后出现的声音刺激来自左边还是右边,声音位置与注视方向的关系形成线索一致和线索不一致两种条件。结果显示:1)被试性别会调节注视线索对听觉目标刺激加工的影响:线索不一致时女性的声音方位判断反应时显著大于男性,注视线索效应量(RT不一致-RT一致)分析发现,女性被试的效应量显著大于男性;2)被试性别和面孔情绪会调节注视线索对听觉目标刺激加工的影响:线索不一致时,男性被试在情绪面孔条件下对听觉刺激的反应时显著小于中性面孔,而线索一致时,女性被试在情绪面孔条件下的反应时显著小于中性面孔,并且男性在三种情绪面孔条件下的注视线索效应量均小于女性;3)面孔性别会调节面孔表情对目标刺激加工的影响:表现为愤怒男性面孔条件下对目标刺激的反应时大于愤怒女性面孔,没有发现面孔性别对注视线索以及对听觉注视线索效应的调节。本研究表明注视线索诱发的注意转移对听觉信息加工的影响受面孔表情和被试性别的调节,但不受面孔性别的调节,说明在注视信息与听觉方位信息的整合加工中,女性可能更容易受情绪信息影响。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基于传播受众的分布差异,新闻报道被分成对内报道与对外报道两种类型。然而,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传媒的勃兴,以及世界上富有竞争力的传媒集团信息采集的全球化发展和本地化策略,传统形势下所区分的国内受众与境外受众的界限正在模糊。以网络媒体为例,其信息发布的即时便捷,使得全球受众可以超越时空及时获取相关信息。此时,网络媒体发布新闻信息,到底属于对内报道还是对外报道,传统的区分在这里已经难以做到
动物防疫档案是记录动物防疫工作的原始材料和具体工作的见证。但在实际中,对防疫档案管理存在疏忽、管理不严格的情况。本文针对动物防疫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逐一梳理,并有针
目的讨论急诊宫腔镜在诊断及治疗急性子宫出血时的实用价值。方法2004年11月~2005年9月。应用宫腔镜检查因急性子宫出血就诊的47例患者,根据术中所见行定位活检。结果47例患者
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美国公众立场基本倾向于发达国家,呈现出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不公平和不公正。笔者认为,这与美国媒体的环境报道不够客观,在气候变化归因和责任分配问题上误导西方公众的做法密切相关。  美国媒体报道我国的环境问题有如下特点:    一、通过多媒体报道夸大  中国环境污染程度    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从2007年8月到12月,《纽约时报》对中国的环境污染“危机”做了总共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