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新媒体艺术的审美范式

来源 :新媒体时代艺术研究的新视野第一届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igang36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代中国,作为方兴未艾的艺术形式,新媒体艺术正受到人们广泛关注,成为当代艺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成为艺术世界中最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领域。当代新媒体艺术的审美范式主要表现为介入与多向度、交互和虚拟沉浸的非物质性审美,呈现出由“固体”向“流体”转变的审美范式变化,深刻地影响着新媒体艺术自身的审美特征和美学品格的形成。考察当代艺术现象和艺术事实,这一研究范式的转变在新媒体艺术实践领域表现得更为抢眼,以影像、数据、数字(比特)等非物质性材料为创作媒材和艺术语言的新媒体艺术更具“流动性”特征。“流体”形态的最显著特征是它的不确定性,它否定存在任何超越时代和文化的永恒不变的文学价值,它差异性地建构差异,以不确定性取代确定性。它的未完成的、开放的作品结构以及审美主体参与互动的审美方式,必然引起作品形态乃至意义发生变化,一切都处于不确定的“流变”之中。在这个意义上说,新媒体艺术的基本审美范式是“流体”的,它充分体现“流体”特征。未完成、不可重复、由无限延迟能指所构成的不断变化的作品形态/结构/意义,正是对新媒体艺术“流体”范式的最好诠释。
其他文献
泄流结构的模态参数识别与动力损伤诊断是近20年来研究热点,频率和振型为结构动力损伤诊断的两大整体损伤因子,其中结构的固有频率是最易测得的动力参数。多测点泄流结构模态识
本文总结了对疏浚弃土运动研究的发展现状,在了解疏浚弃土近程扩散与输移的运动特征后,用物理方程对其运动过程进行了理论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 通过求解对流沉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