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患儿发生肾上腺危象的相关危险因素,提高早期识别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广东省中医院儿科2012年-2017年收治的215例肾病综合征患儿,分为A组(危象组,共21例)和B组(非危象组),对比两组间患儿的临床资料基线及实验室指标,行Logistic回归分析肾病综合征患儿发生肾上腺危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非危象组与危象组间对比,呕吐、恶心、腹痛、尿少、肤冷、疲倦、CRT延长等临床症状存在差异(P均<0.05);实验室指标方面,钠离子降低、钾离子升高、FIB升高、白细胞升高、尿蛋白增多等存在差异(P均<0.05),具有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低钠、高钾、CRT延长、白细胞升高等具有显著差异(P均<0.01)。基于本次研究结果及临床实践,提出《肾综患儿肾上腺危象早期识别评分表》供临床医师参考。结论:通过本研究结果,了解肾上腺危象的普遍性和特异性,尽早识别肾上腺危象,降低本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