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耕地面积逐年下降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对提高单位面积上作物产量的要求越来越迫切.间作由于具有充分利用资源和大幅度增加产量的特点,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农业生产中占有愈来愈重要的地位.当两种作物生长在一起时,种间竞争作用和促进作用总是伴生存在的,当竞争作用>促进作用时,表现为间作劣势;当竞争作用<促进作用时表现为间作优势,种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决定了间作是否具有间作产量优势.本研究以蚕豆/玉米等间作方式为研究对象,应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采用田间裂区试验设计,主区处理为施磷与不施磷,裂区处理为蚕豆/玉米间作,蚕豆单作和玉米单作.从地下部种间相互作用的角度阐明间作产量优势产生的作物营养生态生理学基础.主要结果为:蚕豆/玉米间作具有明显的间作产量优势;以籽粒产量和生物学产量为基础的土地当量比(Land equivalent ratio)分别为1.13-1.34和1.21-1.24,均大于1;玉米和蚕豆在间作中成熟期的籽粒产量和生物学产量均显著地高于可比面积上相应单作的籽粒产量和生物学产量,而与豌豆间作的蚕豆的籽粒产量和生物学产量均未显著地高于单作蚕豆.在不施磷田间下,间作玉米的吸氮量并没有显著地高于单作;但在施磷条件下,间作玉米的吸氮量显著地高于单作玉米.间作使蚕豆开花期的磷营养得到了显著的改善,间作蚕豆植株体内磷浓度在开花期显著地高于相应的单作.成熟期两作物的吸磷量均显著高于相应的单作,表明这种间作体系确有改善玉米和蚕豆磷营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