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蚕豆间作中的种间促进作用

来源 :第八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tong19921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耕地面积逐年下降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对提高单位面积上作物产量的要求越来越迫切.间作由于具有充分利用资源和大幅度增加产量的特点,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农业生产中占有愈来愈重要的地位.当两种作物生长在一起时,种间竞争作用和促进作用总是伴生存在的,当竞争作用>促进作用时,表现为间作劣势;当竞争作用<促进作用时表现为间作优势,种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决定了间作是否具有间作产量优势.本研究以蚕豆/玉米等间作方式为研究对象,应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采用田间裂区试验设计,主区处理为施磷与不施磷,裂区处理为蚕豆/玉米间作,蚕豆单作和玉米单作.从地下部种间相互作用的角度阐明间作产量优势产生的作物营养生态生理学基础.主要结果为:蚕豆/玉米间作具有明显的间作产量优势;以籽粒产量和生物学产量为基础的土地当量比(Land equivalent ratio)分别为1.13-1.34和1.21-1.24,均大于1;玉米和蚕豆在间作中成熟期的籽粒产量和生物学产量均显著地高于可比面积上相应单作的籽粒产量和生物学产量,而与豌豆间作的蚕豆的籽粒产量和生物学产量均未显著地高于单作蚕豆.在不施磷田间下,间作玉米的吸氮量并没有显著地高于单作;但在施磷条件下,间作玉米的吸氮量显著地高于单作玉米.间作使蚕豆开花期的磷营养得到了显著的改善,间作蚕豆植株体内磷浓度在开花期显著地高于相应的单作.成熟期两作物的吸磷量均显著高于相应的单作,表明这种间作体系确有改善玉米和蚕豆磷营养的作用.
其他文献
英语是全球通用语言,基于我国的英语教育环境,需要学生从小学开始打下良好的英语语言基础.核心素养一词已经掀起了教师教学改革的热潮,阅读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在Wyner—Ziv(WZ)视频编码中,原始WZ帧数据和边信息(Side information,SI)闻相关噪声模型是影响编码效率的关键因素。现有文献通常认为边信息和当前解码WZ帧的概率分布近似符合零均
广播情感咨询节目是一类由听众拨打热线电话向主持人咨询情感问题,并由主持人提供合理建议的广播节目,它担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同时会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但是由于很多主持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小学教育为主的基础公共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教育发展的重点内容。随着"二孩"政策的不断推演,小学学龄儿童的数量逐年增多,对均衡小学布局提出了新要求。文章以南宁市中心城区为例,以多源大数据为支撑,基于覆盖度模型及人口耦合度分析,评估南宁市小学服务效率,揭示南宁市小学服务范围与覆盖度、人口耦合度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为南宁市提高小学服务效率、优化小学空间布局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