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槲皮素为人类膳食中常见的类黄酮物质之一,不少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膳食槲皮素的摄入量与一些慢性病如冠心病、肿瘤等的发病率呈负相关关系。国内外大量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槲皮素除了在体外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还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减轻炎症反应、抑制血管增生、调节免疫功能以及抗衰老等作用,但是,一些人群干预试验得到阴性结果,原因不明。我们最近的一些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槲皮素还具有调节胆固醇代谢、降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作用。我们采用高效液相分析方法,检测了我国包括谷类、豆类、蔬菜、水果等二百多种食物中的槲皮素含量。结果表明,除了玉米外,大多数谷类、豆类中没有检出槲皮素含量:大部分蔬菜、水果中检出了槲皮素,蔬菜中以茴香、洋葱、豌豆尖含量最高,茴香中槲皮素含量高达19.5mg%;水果中桑椹、小金橘、鸡心黄皮果含量最高,桑椹中槲皮素含量高达13.8mg%。食物中槲皮素含量明显受产地和季节的影响,一般南方高于北方。采用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数据计算结果表明,我国居民人均每日从蔬菜、水果摄取的槲皮素约为9.5mg;我们在天津开展一个小规模的调查结果显示,天津居民人均每日从蔬菜、水果摄取的槲皮素约为7.7mg;由于上述数据中未包含从茶、红酒等途径摄入的槲皮素,因此,我国居民膳食槲皮素的实际摄入量要高于上述的调查数据,需要进一步分析计算,为深入探讨槲皮素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