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1.5度和2度温升时的气温和降水变化预估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hdfhdfrt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新一代全球气候模式比较计划(CMIP5)的结果,评估了全球近地面气温和降水在不同温升时,主要包括1.5℃和2℃温升时的响应特征。多模式集合平均结果显示,RCP2.6、RCP4.5、RCP6.0和RCP8.5情景下,全球平均气温相对于工业化前升温1.5℃的时间出现在2036年、2028年、2033年和2025年,升温2℃的时间在后三个情景为2049年、2056年和2039年,而RCP2.6情景在2100年前没有达到2℃温升(尽管有些单个的模式试验可以达到)。全球平均气温到达不同温升的时间主要与不同排放路径上达到的辐射强迫和排放浓度有关。不同情景达到1.5℃(2℃)温升时的辐射强迫和CO2当量浓度值相近,分别为2.9~3.0 W/m2(3.7~3.9 w/m2)以及450.6~454.1 ppm(523.0~539.1 ppm)。因此,基于不同组合的排放路径选择决定了温升阈值出现的时间,1.5℃温升目标的实现可能需要开发更低的排放路径组合。利用气候敏感度为指标对不同模式间差异的分析表明,一般而言,瞬时气候响应高(偏暖)的模式到达1.5℃和2℃温升的时间早,瞬时气候响应低(偏冷)的模式到达的时间晚,但其他因子也可能影响到达某个特定温升的时间。进一步对多模式集合的空间分布的研究显示,在达到同一温升值时,不同情景驱动下的全球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分布基本不存在差异,说明在全球和区域尺度上,气温和降水的响应特征和高低排放情景的定义(基于2100年的辐射强迫)基本无关。由此对RCP8.5情景下每升温0.5℃的模式结果分析表明,随着排放和辐射强迫的增加,全球气温和降水基本呈现出高纬温度增幅大于低纬、陆地增温大于海洋、湿润的地方降水增加多、干旱的地方降水减少等未来气候变暖的普遍特征。气温每增加0.5℃的区域响应特征基本不存在差异。这说明,在全球和区域尺度上,这些变化都基本是线性的。
其他文献
在利用Kriging插值分析方法对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分析及空间叠加分析的基础上组织土壤专题图件数据库。对ArcIMS9.0及其脚本语言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开发,通过ArcMapServer建立服
1月15日 内蒙古证监局组织召开辖区证券经营机构参与新三板相关业务座谈会. 此次会议旨在交流证券经营机构参与新三板相关业务的情况, 并对业务开展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
为构建企业与农户之间互动与和谐的发展环境,设计了一个基于Struts+Hibernate的轻量级的J2EE架构的农资购物系统。论述了基于J2EE技术的开源框架Struts和Hibernate的技术特点,
煮沸锅是啤酒工厂的耗能大户,糖化煮沸占全啤酒厂蒸汽总消耗量的35%~40%。传统麦汁煮沸的煮沸强度高,热负荷大,不仅影响啤酒品质,而且煮沸过程排出的二次蒸汽浪费大量的热能。
深受球迷追捧的乒动中原“体彩杯”河南省第三届乒乓球大众公开赛总决赛,12月24日在河南省体育馆落下帷幕.濮阳市职业中专、新乡乒协、郑州利康俱乐部二队、郑州利康俱乐部、
镜检血片、诊断疟疾,因操作简单、诊断准确仍是海南基层疟区主要的诊断方法,为了解基层疟原虫镜检站的镜检水平,我们于1998~1999年分别收集五指山,陵水、保亭、万宁4县市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