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苹果白绢病(Selerotium rolfsii Sacc)主要侵染苹果树的根茎部,造成根部皮层腐烂和树体死亡,是苹果苗期和幼树期的重要病害。近年来,随着矮砧密植栽培技术的发展,白娟病呈上升趋势,病重园死树率高达10%,苗圃的死苗率也高达5%,成为制约苹果发展的主要病害。对于白绢病,目前生产上缺乏有效的防治技术,实际生产中主要以多菌灵灌根防治白绢病,但效果差。为了筛选有效的防治药剂,测定了95%甲基立枯磷原粉,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乙烯菌核利,25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99%嗯霉灵粉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和45%异菌脲悬浮剂8种杀菌剂对苹果白绢病菌的抑制中浓度。其中,吡唑醚菌酯对苹果白绢病菌菌丝的生长抑制效果最好,其抑制中浓度EC50为0.086μg/mL;其次为咯菌腈和甲基立枯磷,两种药剂抑制中浓度EC50值分别为0.359μg/mL和1.486μg/mL;乙烯菌核利对白绢病菌丝生物的抑制效果最差,其抑制中浓度EC50为754.646μg/mL;多菌灵的抑制中浓度为141.188μg/mL。研究结果表明:多菌灵对苹果白绢病菌生长扩展的抑制效果较差,不能作为防治白绢病的有效药剂,建议将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和甲基立枯磷作为防治苹果白绢病的主推药剂,并以三种药剂为主要有效成分,开发适合茎基部使用的剂型,研究其使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