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一种建筑形象像明堂这样引起人们的经典感和神圣感,这样经久不衰地受到人们的关注。自西汉以来,两千余年间,它已成为一个专门的具有挑战性的命题,甚至几乎成为"明堂学",而使世世代代的许多学者为之钻研不舍;近代以来,更有不少外国学者也为之着迷。然而,被后世奉为朝廷礼制建筑经典的明堂,其渊源如何,原本功能与形式如何,却一直是争论不休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历来对明堂的研究,都是采用以文献为对象的历史学方法,而许多文献记载又是被后世学者搞混乱的。若想搞清明堂的问题,应该从明堂建筑遗迹的实际出发,这就是说,需要采取考古学的方法进行研究才行。方法论的突破,是攻克明堂研究的关键。本文主要是用考古学材料对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五座明堂进行了切合史实的复原研究:1.史前时代的黄帝明堂汉朝文献追记,5000~6000年前的古史传说时期,"黄帝"、"神农氏"等原始氏族聚落都有一种用于农神祭祀的神圣建筑,叫做"明堂"。它与后来周朝宫廷主殿的"明堂"完全是另一回事。约在4000年前,它随着稻作一起传到日本列岛,而成为日本神社的原型。近年来日本已发掘出几座这种"明堂"的遗迹,其形制与中国文献所记基本相符。2.作为周朝主体宫殿的明堂这是历来学者研究的主要对象,不过自汉代以来的研究,都主要以《考工记》为依据,各种解释有很大分歧。本文用考古材料作了澄清。3.西议长安明堂西汉末年权臣王莽为篡夺皇位而在首都长安南郊建造的一座明堂,是对周朝"五室"明堂的摹仿。4.东汉首都雒阳南郊所建的明堂,是按秦、汉学者猜想的"九室"明堂设计的。5.唐朝女皇武则天的明堂唐高宗的妻子武则天当上皇帝以后,在她所建的周朝首都洛阳皇宫中轴线上的主要位置,建造了象征她至高无上权威的明堂。那不是按照周朝模式,而是一个别出心裁的创作。本文以这五座明堂或者与它类似的遗迹为依据,结合文献进行考察,从而得到关于它们原状的认识。